二、三年前,早就買過橡皮章DIY的書,總覺得想玩玩,也覺得沒問題,但可怕的是「光會想,而沒行動力」。雖然有一本書,上架後極少再回頭翻閱,工具一樣也沒有準備,果然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哈!儘管這個刻章的小念頭總還藏在腦海裡,還是輸給了自己。
二個星期前,偶然的一個短暫活動參觀現場上逛了一干手作區後興起買了一個刻章DIY體驗包,也許售價不是最經濟的,但是工具算齊備,覺得是給自己一個面對或說體驗的時候了,不管行不行,試試才知道吧!
體驗包包含:說明書、描圖紙、膠板、雕刻刀2支、木頭&吊飾吊繩、單色印泥。
我只問店家一個問題「二支刀夠用嗎?」,
店家回答說「基本上夠用了。」
似乎這樣我就放心了。
::::
第一刻
之前買的書其實早不知去向,這次的第一刻,就單憑體驗包裡的簡式說明書。
說明書一面介紹部品,一面作簡單操作說明、附上幾款參考用小圖。
讀完後,似懂非懂之下,抓緊時間開始第一刻,希望一個半小時內可以玩出點什麼小東西才好,這是唯一給自己的小小期許
1-1. 描圖
先想好一個預想圖案,愈簡單愈好,靈機一動~決定用在溫事二樓看的到那掛飾。
從沒認真用過描圖紙,用鉛筆套在手機圖片上依樣描,然後拓印到膠板白色面上。
1-2. 下刀
說明書介紹了陰刻、陽刻的簡單分別,我這第一刻應屬「陽刻」,完成品將是個實心的圖案,得要:雕去邊緣、留下主圖。
下刀前拿著雕刻刀揣摩好一會兒,想著
該用哪一支好?如何下第一刀才對?角度怎樣切才對?
然後,我選了略呈90度角的這支,覺得它可以直雕、左右向交替雕,選好了接著就下了第一刀,然後一刀緊接著一刀,果然放膽切下去就對了,過程中每一刀收放之間還得感覺微妙的力道&角度,因為因果相連,過輕過重都將有不同結果,有沒有自信從線條大致也看得出來。
主圖確實光靠一把雕刀就可以完成,上半部看似植物、下半部是屋子造型,上下二部份都雕得不盡理想,直線也沒刻好,屋子裡原先留了幾個鏤空的窗則因為對細活不得要領最終一個也沒雕出來,因為過於細緻所以放棄了。
印章分「陰刻、陽刻」二種,陰刻是刻出背景(主景露空),陽刻則是要印出線條,各有不同效果,也可以互搭使用。
陽刻的章,周圍都得挖掉才能顯露主圖,是這樣的吧!
完成主圖後,接下來是淨空周圍,終於第二把刀派上用場,用它慢慢地將周邊推推推,推出一個合適的留白來。我是這樣分別二把刀的功能的,希望也正是這樣沒錯,或說錯了也沒關係,至少我找到跟雕刻刀的合理相處的模式。
1-3. 裁切與貼合
都雕好了之後,新個合適的木頭章配件,將刻好的膠板印章裁切好合適大小,用保麗龍膠將它與小木頭章貼合後大功告成。
來,試蓋一下吧!
哈哈!見笑了,我的第一刻。
不得細活要領,屋裡的小窗一個也沒給雕出來,哈哈~這樣也好,才有進步空間!
(自我癒療也是要的咩!)
::::
第二刻
有了第一次,第二刻有點迫不及待,決定讓每天不時與我對望的「奈良美智大眼娃」現身。
第二刻勉強算是「陰刻、陽刻」互搭,我要挖空所有只留下線條,圖的尺寸也一下長大很多,完成品身高約五公分左右。當然會決定這個身高,是為了盡量以高度來爭取空間(留白多,應好雕一些吧!我是這樣猜想的。)
有了第一刻,第二刻的確一回生二回熟,有感覺得要領了一些,較能善用第一把刀的直線雕琢,也嘗試小鏤空的挖取(雖然挖得不美,但已能試著挖出感覺),最後在推推推的階段,也推得更得心應手一些。
說了這回是「陰刻、陽刻」互搭,得挖空所有只留下線條,我從臉部情雕起,頓時一旁的孩子笑稱好像「黑面蔡」,因為挖去了白只剰一臉的黑,可愛得詭異哪!不過隨著挖去的多的白,身形慢慢地出現,則變得立體,最後將原圖稿、描圖、完成的章並列來看,真是有意思!
第二刻試蓋結果,滿意啦!
折騰了近三個小時,只為了不甘心半途而廢這個「大眼娃」,
她可是我從青森帶回來的小朋友啊!
夜深時完成了,眼睛很累、手很酸,但是其實很開心。
嗯! でき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