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圖引用自 : 米澤 光敦。台灣黃昏地帶網站
認識台灣的鐵路及很多自己沒到過甚至不知名的地方,所透過的是二位日本鐵道迷的遊記與攝影記錄。這二位作者因為本身對鐵道的瘋狂著迷,先後來到了原本以為不值一遊的台灣,卻因為發現一條一條令他們驚奇的鐵道之旅愛上了台灣這片土地,因為鐵道,不僅凝聚了相同熱情的人不分國籍與語言的融合在一起,也發掘了很多尚不為台灣在地人所知的小地方的溫馨與美好。
二位作者對於鐵道的喜愛並非最新最夯的列車,最愛的是有歷史、特殊型制、甚至是瀕臨廢線的鐵道。
因為愛台灣的鐵道,他們一次又一次的飛向台灣,所追逐及樂於發現的包含有糖場鐵道(曾捕捉到糖廠鐵路最後的風光及變成觀光列車的退休老兵)、退役後被私人收養的機關車、甚至是廢線或廢棄在草叢中的鐵道與列車。
書背一段話說得真好:
這是他們流連「微熱島嶼」的足跡,也揭露了常被我們忽略的台灣之美。
如果~想認識台灣鐵道故事或認識台灣風情,這是一本好書,推薦!!
PS..「微熱的島嶼」為作者引述岸本葉子在其遊記裡對台灣的形容。
本書作者米澤 光敦說:的確如她所描寫,台灣既不會冷得讓人難以親近,也沒有一走進就會燙傷的熱氣,在我心裡,台灣只是個也有點「熱」的橘色島嶼.......
---------------------------------------------------------------------------------------------------------------------------
【延伸閱讀】
山崎 勉。GP7500鐵路の轍
米澤 光敦。台灣黃昏地帶
---------------------------------------------------------------------------------------------------------------------------
書籍簡介 ( 以下內容引用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
米澤 光敦與山崎 勉,二位日本鐵道迷,一個受到台灣影片的誘引,一個在派駐台灣期間愛上台灣的人情。兩人懷著對台灣的熱情與好奇心,多年來如候鳥般不斷飛來台灣,憑著有限的資訊,連訂正遺漏的舊地圖也不願放過,深入台灣的每處角落,蒐集鐵道、列車的各種身影。
電影《多桑》的舞台、隨蘇澳港一起被遺忘的鐵路線、不知通往何方的盲腸線、駛向南台灣盡頭的孤寂鐵道;鐵路迷眼中的「獨眼小僧」、「皮卡丘」與「小叮噹」,還有從舊鐵路延伸出的糖廠、礦山、鹽場今昔風光……
在兩位作者孜孜不倦的搜尋下,我們才恍然大悟,台灣的鐵道竟曾如此融入台灣的生活。它不再是冷冰冰的龐然機器,它可以載人,可以運許多貨物,平交道上可以擺水果攤,欄杆可以晒棉被。它越過山濱,通往海涯,駛過油菜花田,毫無遮掩地融入台灣的小鎮、鄉村生活中。
「在日本業已隨時光消失的東西,在台灣還找得到。」兩人不但捕捉到新營、虎尾等糖廠鐵道最後的風光,看到過去的「老兵」列車們變身成觀光列車,或被收藏在私人庭園裡「安享天年」的身影,更欣賞草叢中頹朽的鐵道與列車散發出的強烈「廢墟」之美。然而最重要的是:身為外國人,他們來台尋訪鐵道風景的過程中,深刻體驗到這塊土地上的熱情、好客與親切。這些溫厚的人情,都與鐵道、人群、陽光、藍天交織成無可取代的風景。
作者簡介
米澤光敦
1970年7月生於日本千葉縣佐倉市,一部在台灣平溪鐵道拍攝的日本廣告,讓他從此患上重度「台灣熱」,對於台灣的一切都喜歡得不可自拔,連在新聞中看到「台」字都會不自覺注意,可說是標準的「哈台族」。原本就喜歡搭火車、拍鐵道的他,在台灣找到了記憶中的舊時風光。每年持續多次訪台,不斷追逐台灣的小火車、舊產業鐵路、廢線跡等,用手上的Minolta AF紀錄台灣在時光中慢慢變遷的鐵道景象。
山崎勉
任職於某日本知名3C企業。拍攝鐵道三十多年,熱愛乘火車、拍火車、製作火車模型,特別喜歡地方中小型私人鐵道、專用線與小火車。1999~2003年因公居住新竹,從探訪阿里山、平溪與內灣鐵道開始,愛上台灣濃厚的人情味,回國後仍每年多次來台追逐列車身影,越發狂熱。
是呀~台灣還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好地方呢~
回覆刪除是呀!
刪除而由日本人眼中看台灣,又是種不同的觀點
聽外人都說台灣好,那種開心也是不同的
謝謝你(妳)的光臨 ^__^
大陸尋奇看多了~~~
回覆刪除自然而然~心就不在台灣!
嗯~
刪除那有機會也可以看看 "MIT台灣誌"
每一集都會是某個台灣的角落
從這邊或許也可以找回對台灣的感覺喲!
謝謝你(妳)的光臨 ^_^
謝謝茱利亞的推荐閱讀
回覆刪除可以列入我的採購書單:D
每每從外國人眼裡看台灣
發掘更多台灣美麗與良善之處~
便更愛台灣更多更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