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4日 星期三

【歌劇】畫魂 ~LA PEINTRE, YU-LIN




月初,幫雅惠在市圖還書。
還完書撇見一張寫著熟悉標題的活動DM~【畫魂~LA PEINTRE, YU-LIN】中文版本歌劇。
興起,取了一張回家收著,票倒不敢先買,因為行程未定。

想起,原來我不認識潘玉良的,而二次與這個題目相遇,是那麼不經意。

第一次~三、四年前某日。
在賣場思索著該找哪部劇集來看,正巧看到到一部由李嘉欣主演的【畫魂】,簡介上簡述著這是一部畫家潘玉良的故事,我知道自己讀書太慢,也不貴,因此便買下。看完戲,接著是我一貫的找書延伸閱讀,當然僅限於有趣的題目。有她故事的書並不多,我找了二本。

第二次~正是這回。
文學改編電視劇演了二十集,我好奇一場約莫二小時左右的歌劇會如何在舞台上呈現這個潘玉良。一直到了最終場當天早上我確定了我可以去參加。
我直接往國家劇院售票處購票,參加開演前的會前導聆,然後入場,非常期待。





出發前,我取下自己架上的書,約略複習了潘(張)玉良最初的出身故事。
開演前,作曲家錢南章老師的會前導聆,則有了較全面性的帶讀故事背景、與演員與參演相關設計的細節的了解,有助於發現節目的趣味或巧妙之處。
開演後,曾經看過的電視劇則提供我對照故事與了解。

距離上一次坐在國家戲劇院觀看節目,以是超過十年以上的節目【杜蘭朵公主】,記得是坐在稍低的樓層,這次則買了高高在上的三樓,又因為購票太遲,坐到了邊陲地帶,我的舞台視線總是斜著的,還好歌劇要聽的是如何唱、演員如何呈現(身段與表情),影響不大,也趁此高高在上的同時,我第一次看表演時搭配望遠鏡使用,想細看演員表情及某些細微之處便用上它,原本有些小小不滿,最後倒成了一次特別的觀看經驗。



::::




全劇共分四幕,上段二幕八十分鐘、下段二幕七十五分鐘,中場休息二十分鐘。
全劇除了閱讀玉良的奮鬥經歷,最感人之處則該屬潘贊化先生為玉良無怨無悔默默地支持與付出。

感人肺腑、慷慨激昂例如:
女模與玉良在畫室裡兩相對話的一段,最令我動容的一幕戲是[裸畫風波]~女模丈夫[丈夫歌]面對輿論壓力一段發出的質疑與立場的表述、潘先生為玉良收起風波作品並邀請一同回鄉同聚(正式成為潘家一份子的邀請)。

詼諧逗趣例如:
玉良對潘先生唱的[饅頭歌],及每一幕優先來報幕開場小男童天真可愛、第四幕的該散步確不願散步被半拖著走小狗。
玉良提著一袋饅頭唱道:得來不易的饅頭不僅讓她飽腹充飢更伴她作畫,功勞不小,為她屋內空無一物招待潘先生一次次說著對不起,潘先生則回說:饅頭饅頭,謝謝你。

線條簡單的琴鍵式舞台設計,讓舞台上無長物便達多功多效,舞台最後投射著玉良的畫作,反光素材上投射的種種人與物亦成為一幅另種形式的畫,畫中有畫。

用望遠鏡我看到演員們生動的表情,就連臥地作畫的玉良手握畫筆在畫紙上作畫的一筆一畫都看得即清楚,原來~劇組連這些小細節都講究的,不是隨筆亂揮以帶過的。

我喜歡最終場的男女主角(林惠珍飾潘玉良,巫白玉璽飾潘贊化),喜歡洪麗芬的服裝設計,這是一場精采的演出。
這是一部女性藝術家的故事,而傳記原著、歌劇的導演/編劇/樂團指揮/服裝設計等也多是女性,不知是刻意或不經意的一種組合,這點也有意思。

那天,坐在觀眾席看著舞台上一個個的地板標記(紅的、綠的、黃的、、)、暗場推動景片的動作,我竊竊地懷念著自己曾經參與舞台佈場的工作經驗,那些當我還年少時曾經瘋狂追逐的年輕的記憶,非常有趣!


::::

【畫魂~LA PEINTRE, YU-LIN】歌劇導覽(翻拍自"畫魂"節目單)




[延伸閱讀]

【畫魂~LA PEINTRE, YU-LIN官方網站

【畫魂~LA PEINTRE, YU-LIN片段呈現

【畫魂~LA PEINTRE, YU-LIN媒體剪報區
(本頁可連結更多相關報導、試聽、舞台設計、相本連結)

【畫魂~LA PEINTRE, YU-LIN】NSO國家交響樂團部落格。首演分享
 http://www.wretch.cc/blog/nsoalbum/46330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