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15日 星期二

患難見真情




二次陪媽媽在醫院過夜的夜裡,對周遭的病友家屬有二種很不同的相遇
有一種是非常貼心的
有一種是很不理解的

第一次
因為掛的是急診,整個期間都躺在急診室的走道病床上,那裡沒有隔間、沒有布幔、赤裸裸的一張床挨著一張床,床床相連(走道區緣故),坐在床邊我可以清楚的看見許多床受診者及陪伴家屬,年幼、青壯、老少、男女、車禍來的、因病來的、酒醉來的,形形色色的人都有,印象最深刻的二件強烈對比盡在我面前:

隔壁床病友是一位媽媽,不清楚因何緣故就急診,陪伴的是一位打扮可愛的專科生女孩,媽媽精神還不錯時她興致一來還為媽媽朗讀、媽媽喊累或不舒服時她給媽媽按摩、當然餓了再去跑腿張羅吃的,並貼心熟練的去護理站借病床餐桌以便好好用頓餐,自己累了則輕輕趴在媽媽床邊小睡,隔天媽媽辦出院時,女兒大概累壞了,媽媽心疼她與她交換板凳令她鑽進病床被窩裡好好補個眠,一度讓姐姐們誤亦以為隔壁床小女孩才是病友,而媽媽來照顧她。這對母女檔的畫面極溫馨,將離開急診室前我跟那位媽媽說「媽媽可以出院回家休養了,祝您早日康復」。

斜前方一床半夜住進來的婆婆,境遇就差很多。像是因感冒併發症住進急診室的,跟在醫生一旁的二位男士皮膚非常黝黑,從說話口音判斷該是原住民,像是婆婆的兒子,自醫生離開後男子開始對床上的婆婆不斷數落,幾乎是大人責罵孩子般的態度口吻,床上的老母親虛弱得不太愛搭理只是低聲的應和著。我想大概因為很多原因:例如年關近了大家忙不開、居住地往返醫院交通困難、生活與照護習慣不良、醫療費用、、等諸多問題吧!對照到前面說的一對母女,這場面令人備感唏噓啊!也許老母親有很多偏差的不正確生活習慣,但既已成生病事實,是否至少治好為要,其他再求改進,以免雪上加霜,我也突然想起「久病床前無孝子」這老話,但我不相信絕對如此,只是一些吧!





第二次
陪診,
是接續第一次急診的後續治療,我來時媽媽已轉進一般雙人病房進入觀察期,飲食與水的攝取及術後的觀察需多加留意,尚插著尿管的媽媽既不舒服也不方便(坐臥都不舒服,行走更難)。而環境上比第一次的急診室好上太多,有半間病房的空間及方便的簡單衛浴,洗手檯更貼心的全天候溫水供應(不知是否因天候稍冷緣故,或始終如此!?)。

隔壁病友是一位略少媽媽幾歲的婆婆,因為病痛纏身倒看起來比我家媽媽顯老一些(小朋友說的),做的是取膽結石的手術及其他治療,身上至少有二項以上的術後插管,痛苦指數應不亞於我家媽媽,但這位媽媽很勇敢也沒有睡眠障礙(很容意可以入睡不被干擾,這實在極好),對術後恢復有益,比媽媽提前一日出院。陪伴的是二位女兒,她們跟媽媽有說有笑(對話常見妙語如珠,令隔床的我跟媽忍不住也笑了起來)、可以感覺女兒及二姊妹感情相當融洽、照料起居及餐食相當用心,亦是一次相當正面、良好的經驗。


::::


陪診,體力及時間上的確是折磨人的,
但要真遇上,大家若同心齊力並相互體諒及分工,是可以應付的。
病人與家屬的心態都很重要,彼此關心、多體諒、一起度過難關。

爸媽年紀漸漸大了,我也心虛~到底自己能多做點甚麼事,至少要令他們開心的事。
也漸漸覺得~
送禮物除了討一時歡欣之外並不實際,畢竟大家已盡量過著生活上不虞匱乏的日子。
他們需要的是多一點的家人團聚,以慰藉日復一日老來子女分散各地的寂寞空虛吧!
所以,不管回家還是上醫院,有機會就去陪陪老人家吧!
並且,這也是兄弟姊妹們共同的默契。

接連二次院裡陪診,是家人齊心協力的接力賽。
最開心的是~在我準備回家前,都能帶媽媽出院,回到熟悉的地方做居家休養。
家,終究是讓人可以放鬆自在的地方。

祝願~媽媽大人身體健康!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