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9日 星期日

無名小菜


在我還小的時候,除了逢年過節、廟會拜拜、喝喜酒的請客,我記憶裡~我們幾乎是沒上過館子吃飯,對於菜單這事我真是不了解。而大家也知道,上得了宴客酒席的大菜在上也脫不了那幾道,像是冷盤啦(通常有海蜇皮、假鮑魚、烏魚子、螺肉,現在都有龍蝦嘍)、大封(紅燒蹄膀加筍絲)、白斬雞或鵝肉、一條大蒸魚、人蔘雞湯、佛跳牆、蒸蝦或炸蝦或炸雞腿、海蔘等等,還是小孩子的時候,其實對那一道道的菜一點也不在乎,心裡想的都是那喝免驚的飲料、喜糖和瓜子、再啃上一隻雞腿、塞一點最後一道的甜點,便是最大的滿足。

好友莎賓娜看了上一篇清燉豬腳,發出一個驚歎~妳們家餐桌上都是有菜名的歐!
親愛的莎賓娜,當然是~沒有!
我想,不是我家沒有,應該說是更多人家裡餐桌上的菜都是「無名」的吧!


::::


菜「無名」只是無名,並不會失其美味。

媽媽的菜,幾乎都是以食材來乎其名。
紅燒豆腐、紅燒茄子、紅燒肉、紅燒魷魚,媽都會煮,但媽絕不會說成「紅燒」;煮了糖醋魚也,不會說成「糖醋」;眷村菜的老玉米豆,媽會說「炒蕃米粒」;「清燉」豬腳媽只會說滾豬腳;媽做的蒸蛋,其實是醬油蒸蛋;曇花肉絲湯媽會說「瓊花湯」(瓊花是曇花的台語說法);白花草燉豬腸媽會說成「白花仔草滾粉腸」(白花草是一種藥草),諸如此類,這就是我們家的「家常菜」~媽媽的味道。

什麼「紅燒」、「清燉」、「魚香」、「宮保」、「糖醋」,這些都是一些烹飪技法與特殊醬料的組合並且被賦予的專有名詞,除非特別鑽研,否則一般媽媽們即便哪道菜其實很拿手也經常做,就是不會像食譜上那樣有個制式的菜名,大家一聽就一起懂了的菜名,不過這些也不特別重要,重要的是媽媽的味道。

我開始接觸烹飪與食譜是高中的事。
高中三年都有烹飪課,因此開始認識一道道的菜,逐漸的認識不同的技法與材料,看食譜到現在甚至成了我的最愛之ㄧ,不但愛看食譜,現在也愛送人食譜(送過二本給要出國唸書的朋友,懷念家鄉味時可以解饞順便練手藝),覺得這是一個很棒的禮物!


小菜「無名」它只是無名,美味不會減分的。





4 則留言:

  1. 我餓了~
    老闆!通通打包!

    回覆刪除
  2. 啊!高中的烹飪課
    真令人懷念!!

    回覆刪除
  3. 花!嚇死人喔~~這麼多菜~

    回覆刪除
  4. 這麼多菜,幾個人吃呢?
    一定很熱鬧..(想像中..)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