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日 星期日

【閱讀】《公東的教堂》- 閱讀與拜訪



一個星期前,詹宏志發表了最新文集《旅行與讀書》,「旅行」與「讀書」二個單詞向來是觸動我的,而「詹宏志」是個令人信賴的長輩,我馬上就預購一本,書到了後先把詹宏志與他年輕室友的序文先讀了。

至於說到「旅行」與「讀書」二個單詞觸動我,是因為這些年來我的「旅行」與「讀書」這二件事,確實深深的相互牽繫,在不斷地「旅行」與「讀書」交疊下,發現、拜訪、再探索為我的生活帶來很多有意思的經驗與視野。

因為讀書讀到了好題目,讓我動念起身行動的旅行愈來愈見頻繁,像是:讀了書起身去拜訪安藤忠雄的建築(日本、台灣皆有)、讀了書與紀錄片我去看奈良美智畫展(日本、台灣與香港)、讀了書我去拜訪遙遠的冰果室(台東、旗山、霧峰、頭城與台北)、讀了書我想拜訪許多有意思的美術館(日本多處與台灣霧峰)、讀了小五的書我去拜訪台南與台東的教堂也嘗試繼續多拍照。而,對於旅行的時間長短,我也不再拘泥了,連日也好,單日也行,只想著不要因為拘泥出行時間的長短,而一直錯過、一直錯過、徒留怨嘆之情。
 


自從二年前秋天知道台東有一座在半世紀前就存在的清水模建築《公東的教堂》;
自從去年讀完《公東的教堂》、《海岸山脈的瑞士人》狠狠地被感動;
自從去年多次聆聽作者小五哥(范毅舜)的分享講座 ... ... 其實拜訪《公東的教堂》這件事一直掛在心上,只是轉眼又是二年,我不確定能容許自己有多少個二年這樣無盡地等下去 ... ...

今年秋天小五哥又回來了,講他的老家台南、講歐洲的歌德大教堂、當然也還會透露一些些的海岸山脈的修士們的故事,這一聽又想起了未完成的《公東的教堂》計畫,決定不等了,一天去回也OK,即刻訂了車票、上網預約拜訪,二週後我出發了。

台東一日往返,除了現實因素的考量,重要的是我不願意再等的決心吧!既然有了決心,時間也有限得好好利用(租用了AVIS 1.5小車一台),心裡暗自揣想著離開聖堂後的下一步:該往南去大武南興村看看錫公的墓園?還是北上長濱天主堂或沿途的教堂順訪呢?
 

::::
 

閱讀《公東的教堂:海岸山脈的一頁教育傳奇》
 


  • 故事是感人的,包含:錫質平神父與所有白冷外方修會的修士們在後山台東超過半世紀以上所付出的一切,與創建學校的理念、辦學的用心等,幾乎每個人都是流著淚讀完這本書的,對於「人」與「情」的感佩與感謝~滿滿地,不是教徒的人一樣會感動。
  • 而就建築本身,其技術工法是與當時的世界並進的(它更有台版的「廊香教堂(其為世界建築大師:科比意 的作品)」的美譽),只是少人知道而隱身著的,直到《公東的教堂》這本書的問世,才引起廣泛的關注。
  • 書中的每一張人像「至情至性」、「真情流露」,溫暖至極。
 


::::
 

拜訪《公東的教堂》
 

雖然去年已讀過二遍《公東的教堂》,但說來奇怪~終於真的要進入《公東的教堂》,行前心裡卻有些忐忑或說緊張,我不知道自己準備好了沒?究竟了解有幾分?我看了公東聖堂的每一段影音、反覆聽著小五哥親錄的聖堂導覽(如果實際蒞校參觀時藉由它的說明來細看整座建築,該是絕佳搭配;也期待當天聖堂裡會播放公東高工質平合唱團的歌聲來烘托堂內的聲音效果。),讓自己安心平靜、既複習也預習,也準備用他與朱平的建議:慢慢來,先靜觀後,才用鏡頭幫自己一起紀錄。
 
 
當天,實際參訪是這樣的~
  • 從台北往台東途中,天陰了、下雨了,沿途的窗外天候讓將拜訪清水模建築的我略現擔心,但幸好漸漸接近台東時,天再晴了起來,畢竟只有自然光與清水模建築最是絕配。
  • 學校特意安排了宗輔室的老師專程導覽(不是范小五的語音版),耐心的陪伴;
  • 而當天也沒有合唱團的歌聲,不過在提到了達興登先生在建築上對聲音的精心算計這部分時,老師建議由在場訪客以手機選播一首歌曲播放來感受,是教友的一位小姐選播了《奇異恩典 Amazing Grace》英文版大聲放出,老師請大家一起或唱或哼出旋律一起來感受聲音的妙處;
  • 午前,聖堂裡的光主要灑落在走道左側那邊,而主祭台灑落的光尤其是精彩所在。在白天完全不打燈的聖堂裡,所有的光完全恰到好處,在清水模建築裡不會感覺冷、光來得恰到好處、聲音飽滿、清水混凝土與木構及紅磚地的交融產生溫暖的感覺、藝術品的設置也真的頗自成一格(關於 14 處苦路,未來有機會參訪其他教堂時也會特別觀察創作的差異)。
  • 公東的聖堂與我近幾年所拜訪的安藤忠雄的作品甚至您所記錄的廊香教堂,相同處非常大,它們都是由清水模工法建成,而柯比意是安藤忠雄的崇拜導師,這些建築的共同語彙「光」、「影」是絕對重要且必要,並且絕對倚重自然光,引進光的方式都是經過特別計算的借位投射而不直接請入;在公東聖堂樓梯間的幾何切割也是安藤忠雄慣用的手法;而它們差異或許只在牆面的細緻度上吧!當然這與不同年代環境限制與工法演進肯定有所牽連,無礙。
  • 從錫神父房間外向內窺探,他的生活條件真是簡單得令人敬佩。
  • 那天下午,最終我選擇飛車一路向南,去拜訪大武南興村看看錫公的墓園,不過後來因為時間過於緊湊,不得已在「大武國中」前掉頭回程,也許跟錫公的緣分還沒俱足吧!可以的話,請小五哥把墓園所在地跟我再描說清楚一點,待另日再到台東時,再前往致意。
  • 那天沒去成墓園,倒多虧了《多良車站》與壯闊的太平洋為我那匆匆的精實一日,結尾。







  














  





  ::::
 

關於緣份
 

在閱讀上,我總覺得沒有一定的邏輯,「機緣」反倒是重要的。

好比說,我是前年秋天將去池上看雲門舞集的《稻禾》順遊台東,因為閱讀,才知道有台東有一座「公東的教堂」;然後因為沒順利約到參觀名額,而先讀《公東的教堂》一書;讀完《公東的教堂》才知道那年秋天一趟台東所錯過的公東教堂、自駕行走於東海岸台 11 線公路途經的都蘭天主堂、小馬教堂等處,除了有迷人的風景,更有一頁動人的傳奇故事;而在翻開書的扉頁時才第一次開始認識小五哥的豐富資歷;去年更是透過湯姆的學妹分享給她學長(我的先生)的課程訊息,我竟就坐進了小五哥的攝影講座裡,然後還有之後的其他不同主題的講座接連至今(攝影專題 → 公東的教堂 → 臺南 → 法國歌德大教堂)。

這一路的機緣,算算是由《公東的教堂》牽起的,從而帶來更多的閱讀與感動、拜訪台灣的念頭(尤以台南西區&台東為先)、與更多可能的延伸,也重新獲得自己對待攝影這件事的自我肯定或說勇氣,閱讀的力量實在廣大也妙不可言。
   
  
::::
 

延伸閱讀





::::
 

Info:關於《公東的教堂    
 


【專頁】公東的聖堂 


【Youtube】公東的教堂 - 教堂篇

 


【Youtube】20140509公東的教堂:海岸山脈的一頁教育傳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